文献解读 | 通过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手段揭示苦参成分杀灭耐药细菌的机制

2023-07-10 10:30:04 932

  在我国,天然植物一直是药物的宝贵来源,比如短萼黄连可以治疗霍乱,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黄芩提取物可以杀灭沙门氏菌等,表明传统中药材有着巨大的基础医学研究潜力。巧妙链接传统中药材与现代医学基础研究,应用最新组学技术平台,主动瞄准具有明显临床意义课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我国中药材研究领域学者,应用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手段,挖掘出苦参中黄酮成分可以杀灭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子机制,发表在2023年4月的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 10左右),可以看做一个新的突破。


  01 研究目的


  耐药细菌不断涌现并且迅速蔓延,由此产生了研发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而天然植物中可能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是发现新型抗生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深入探讨苦参中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槐黄烷酮G (Sophoraflavanone G, SFG)和苦参黄素(kurarinone, KE),对耐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作用及相关机制。


  02 研究方法


  1. 综合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手段,全面考察SFG和KE对MRSA的影响;2. 结合扫描电镜、荧光探针和碘化丙啶染色方法,测定细菌膜流动性、膜电位和膜完整性;3. 应用试剂盒分别测定ATP和ROS水平;
  4. SFG对胞膜亲和活性测定-等温滴定量热法。


  03 研究结果


  SFG和KE显示出明显抗菌特性。机制研究表明,它们靶向细菌膜,破坏膜的合成以及完整性,抑制细胞壁合成,诱导水解,阻止细菌合成生物膜;此外,它们可以干扰MRSA的能量代谢,破坏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它们显著改善伤口感染状况,促进伤口愈合。


  04 研究结论


  SFG和KE对MRSA的具有显著抗菌特性,它们是针对多重耐药细菌的新型抗生素候选分子。

 


  文章摘要示意图


  研究结果展开:图1(A)显示开展蛋白质组学的流程图,应用SFG和KE两种药物处理耐药菌后,收集样本进行总蛋白的提取,蛋白进一步应用胰蛋白酶解后,应用HPLC-MS/MS进行蛋白鉴定,获取数据后开展蛋白表达谱、功能富集、通路分析、作用网络等组学分析。

 


  图1. 用SFG或KE处理耐药菌后进行蛋白质组分析

 

    在图1 (B)中,显示出SFG组、KE组、对照组三组的蛋白质组主成分明显分离,在(C)中可以看出SFG组上调蛋白群相对明显,而KE组下调蛋白群明显,进而在(D, E)中的火山图中,分别显示了SFG组和KE组与对照组细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佐以验证。而在(F)中则对三组细菌的差异蛋白进行了聚类分析,以热图显示。

 


  图2. 差异蛋白质组功能富集分析


  图2 根据研究目的,进一步挖掘了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富集分析。(A)和(B)分别显示了SFG处理组和KE处理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同源蛋白群簇分析(COG/KOG)的结果,而(C)和(D)则分别显示了两组中差异表达蛋白的通路分析(KEGG)结果。

 


  图3. SFG处理后耐药菌的代谢组学分析


  图3 为了了解抗菌的潜在机制,研究者们应用代谢组学手段,获取细菌代谢活动信息,并且重复验证蛋白质组学手段获取的信息。
  (A)以OPLS-DA模型进行分析,展示了SFG组的代谢产物,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清晰不同;而(B)则对OPLS-DA分析进行了可靠性检验,验证了组间代谢物差异的真实性。在分析中,SFG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确定了192个明显改变的代谢物,其中148个下调,44个上调,相关得分及名称信息显示在(C)和(D)。而(E)则显示了代谢通路的KEGG富集分析,显示出相对明显的富集通路。

 

 


  图4. SFG和KE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细胞壁合成、蛋白运输、葡萄糖代谢等基因表达

      综合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分析结果,在图4中研究者依次展示了相关机制研究。


  如(A)显示,SFG和KE组在各自不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处理细菌生物被膜18小时,结晶紫染色后发现,在1/2MIC浓度都具有清晰抑制效果。而(B)显示了药物处理后,6个基因的qRT-PCR实验结果,验证了YidC2、Ftsy、ica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变化,功能涉及到细胞壁生物合成、蛋白质运输和葡萄糖代谢。

 


  

图5. SFG和KE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发挥抗菌作用

 

        图5 显示了两种有效成分处理后,对细菌形态、细胞膜流动性、渗透性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已有发现,研究者首先观察这两种药物影响细菌形态的可能性。(A)显示了三组细菌电镜结果的差异,如箭头显示,SFG或KE处理后,都会导致耐药细菌形态变化,表现为不规则的凹陷和表面塌陷。有关SFG和细菌膜POPG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应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分析。(B)显示了平衡解离常数(KD)、结合位点数量(N)和摩尔结合焓(ΔH)等参数。细菌膜的渗透性应用PI单染色法进行测定。(C)显示出,SFG或KE组在1/2最低抑菌浓度,细菌膜渗透性可见明显增加。而(D)中荧光探针的数据表明,SFG或KE组,细菌细胞膜流动性下降。而(E, F)显示,外源性添加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乙醇胺(PE)和心磷脂(CL)后,则可以逆转SFG或KE的抗菌能力。(G) 表明SFG或KE处理后,耐药细菌的膜电位都下降,而(H)显示,SFG或KE处理后,耐药细菌内ROS水平增加。

 

图6. 细菌能量产生转换通路中蛋白和代谢产物的变化

 

       研究者进一步综合分析了相关数据,在图6中着重展示了药物处理后,细菌糖酵解和TCA循环中发生的变化。


  (A)绿色显示SFG或KE组中某类蛋白水平下降,蓝色显示某类代谢物水平下降。实验结果展示,SFG或KE处理后,细菌细胞壁破坏,导致细菌胞内ATP水平的下降(B),而保外ATP水平的上升(C)。 而(D、E、F、G)则分别显示,1,6-二磷酸果糖(D)、乙酰CoA(E)、柠檬酸(F)和2-氧代戊二酸(G)在药物处理组中下降明显。显示在SFG或KE的作用下,耐药细菌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造成ATP大量泄漏,细菌内部能量代谢受到干扰,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图7. 细菌硝酸盐代谢和精氨酸合成通路中蛋白和代谢产物的变化


  在图7,确证SFG或KE可以导致细菌碳水化合物代谢受损后,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细菌利用硝酸盐产生能量的能力是否同样受损。
  结合已有数据,研究者同样发现了硝酸盐代谢和精氨酸合成通路中的变化,如(A)显示,绿色代表药物处理后细菌中表达下降的蛋白,蓝色代表下降的代谢物。结合代谢组学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耐药菌在SFG或KE处理过后,谷氨酰胺、谷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水平明显下降(B、C、D、E)。充分证明,SFG和KE同样影响耐药细菌对硝酸盐的利用,并抑制氨基酸的合成,导致能量代谢受到破坏。

 


  图8. SFG和KE在处理小鼠模型中展示了良好的治疗潜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SFG和KE对耐药细菌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应用小鼠模型进行功能验证,在图8中进行了展示。


  如(A)和(B)所示,耐药菌感染后,SFG组和KE组明显促进伤口闭合。对于伤口感染细菌量的统计(C),和感染小鼠血清IL-6水平的统计(D),也显示了SFG组和KE组有明显积极作用。(E)则显示了不同组小鼠的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以验证SFG和KE的积极作用。

 


  图9. SFG和KE的抗菌作用模式图


  最后,研究者利用图9进行综合分析。显示SFG和KE两种物质,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起到杀灭耐药细菌的作用。包括:


  1. dltB的下调,破坏细胞壁的合成;
  2. YidC2、SecA、FtsY和MscL下调,影响细菌胞膜的合成和稳态;3. 激活细菌自溶酶,肽聚糖水解,破坏细胞壁;4. 诱发氧化应激,增加ROS水平;
  5. 诱导细胞膜去极化,改变渗透压;
  6. 和 7. 影响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比例,影响磷脂的合成,抑制细胞膜合成;8. 抑制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导致能量的产生和转化受限。
  9. 干扰细菌对硝酸盐的利用,抑制氨基酸的合成,导致细菌能量代谢紊乱。


  05 总结与启发


  本文研究了苦参的两种有效成分SFG和KE对MRSA的抗菌作用和机制。研究者以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筛选入手,寻找到相关线索,从蛋白和代谢物等分子层面入手,发现了这两种化合物破坏细菌膜完整性,抑制细胞壁合成、诱导水解、防止合成生物膜、干扰能量代谢等,进而结合部分体外体内实验,确证了这两种化合物具有开发为新型抗生素的临床潜力。


  从这篇影响因子10分的文献,可以学习到:


  1. 文章共9个大图,含40个左右小图,表明10分左右文献基本要求该水平的数据量;2. 蛋白质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贡献了至少2/3的panel,充分表明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在科学研究前沿中的作用;3. 文章布局清晰合理,给出全文图形摘要和小结式示意图,妥妥加分项;4. 华测艾研多组学研究中心拥有多年组学平台服务经验,在数据分析和制作图表方面,可以一步到位,辅助客户发表高水准的文章。


  参考文献
  J Adv Res. 2023 May 1;S2090-1232(23)00123-6.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lavandulylated flavonoids in Sophora flavences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a membrane disruption

免费获取更多专业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CTI华测检测隐私政策》 《会员注册协议》

*新号码将自动注册

立即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服务 更多 >
  • 热线电话
  • 业务咨询
  • 快速询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