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专栏【第4期】| 祛斑美白人体功效评价

2023-05-31 10:14:21 890

  色斑以及色素的“成长之路”
  人类皮肤颜色主要取决于黑色素含量和分布。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直接影响皮肤中黑色素含量。当黑色素过速增长和分布不均时,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和色素沉着。黑色素合成必须有三种物质参与:酪氨酸为制造黑色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酶是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的主要限速酶;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产生黑色素,此种作用为氧化过程,必须与氧结合才能转变为黑色素。


  色斑通常由皮肤色素细胞的异常活动引起。黑色素小体通过树枝状突与角质形成细胞进行接触和传递,并最终被吞噬溶酶体降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黑色素小体可能会过度积累,导致皮肤出现深色沉着现象。不同类型的色斑,如雀斑、老人斑、炎症后的色素沉着等,可能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皮肤黑色素代谢紊乱或过度积累所致。


  告别暗沉肤色不均与色斑痘印说“拜拜”
  了解黑色素的形成是实现祛斑美白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实现祛斑美白,主要有两个主要途径∶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和分布:


  抑制黑色素合成过程中酶的活性
  抑制内皮素对黑色素细胞分化和酪氨酸酶活性的激活作用还原淡化已经合成的黑素,从而防止黑色素的生成促进黑色素的代谢和排出:


  通常是加速表皮细胞的更新来实现。这样可以让黑色素、脂褐素和血红素更快地转移到角质层,最终随着角质细胞的老化而自然排出体外。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祛斑美白:选择合适的祛斑美白护肤品,保持充足的睡眠,调节合理的饮食。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皮肤质量,远离暗沉和色斑痘印的困扰。


  掌握正确办法,才能有效实现祛斑美白效果,呈现效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


  美白∶
  使皮肤肤色变白、减轻或减缓皮肤色素沉着,通过比较使用产品前后的皮肤颜色差异来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包括ITA、皮肤黑色素等。


  淡斑:
  减轻或消除皮肤上的斑点或色素沉淀的效果。使用产品前后的色斑数量、面积大小和光密度可以验证淡斑效果。


  提亮:
  提高肌肤亮度和通透度,评价参数有皮肤光泽度、皮肤亮白度L*值等。


  均匀肤色︰
  淡化痘印,改善肤色不均,评价参数有颜色均匀性。

 

  功效评价方法   

       人体功效评价方法
  (1)主观评价法
  人类皮肤肤色具有多样性,而要判断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采用直观的目测法。专业皮肤科医生或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会使用专门的皮肤色卡,来对照判断皮肤颜色的变化。主观评价方法容易受到光照和观察者自身视觉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2)仪器评价法
  . Lab色度系统和黑色素测量仪器
  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La b色度系统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测量皮肤颜色,相较于其他方法,Lab 色度系统更加准确,能够反映皮肤颜色空间中的多种变化,并且能够可靠量化肤色和识别皮肤颜色微小的变化。颜色空间系统值有L*、a*、b*值,L*为黑白轴上的值,值越大表征皮肤越白;ITA°由L*和b*计算获得,可以表征皮肤颜色越浅;常见仪器有:Chromameter R、CR-400、Colorimeter CL400、CM-700D等。


  色斑产生和肤色深浅离不开黑色素的作用,可以通过测量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多少来验证美白功效。黑色素测量仪器基于光谱法的原理,选择黑素特定的吸收光谱照射在皮肤,仪器内部的接收器接收反射光,计算并转换成黑素含量值。相对于Lab色度系统而言,此方法使用更为方便,但测定的数值较单一,不能反映皮肤颜色空间的多维性变化。


  ·图像分析法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图像采集仪器(如visia) ,可以针对受试者面部肤色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例如分析肤色均匀度、皮肤光泽度,皮肤颜色参数La b和ITA,还可以测量和分析色斑,具体参数有色斑面积、色斑光密度等。


  图像法能获得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形态特征,通过CP交叉偏振光图可以分离出褐色斑,查看更深层次黑色素的聚集情况,UV光图片可以分离出紫斑图片,显示紫外线下表皮潜在的色素沉着。


  目前,人体评价产品祛斑美白功效有第一法紫外线诱导人体皮肤黑化模型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法和第二法人体开放使用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法,以下为两种方法的简单流程介绍:


  |参考文献
  .04
  [1]程艳,王超,王星,刘娟,胡孔新.祛斑化妆品功效评价[J].日用化学工业,2006(06):384-387.DOl:10.13218/j.cnki.csdc.2006.06.012.
  [2]吴晓慧,周洁,王峥等.美白祛斑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与展望[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7,No.102(03):33-36.
  [3]Park S B,suh D H,Youn J l. A long-term time course of colorimetricevalu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一inducedskin reactions [J] .clinical andExperimental Dermatology,1999,24(4): 315-320.

免费获取更多专业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CTI华测检测隐私政策》 《会员注册协议》

*新号码将自动注册

立即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服务 更多 >
  • 热线电话
  • 业务咨询
  • 快速询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