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监测四种类型

2023-08-16 09:49:21 653

        海洋环境监测四种类型包括基线调查、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研究性监测,下面将为大家分别详细进行讲解。

 

 

  1)基线调查

 

  基线调查是对特定海区的环境质量基本要素(水文、气象、水质、地质、地貌、海洋生物等)状况的初始调查和为掌握其以后间隔较长时间的趋势变化的重复调查。基线调查又分为初始调查和重复调查两种。初始调查是对特定海域的第一次全方面调查,已获得该海域海洋环境基本要素的背景值;重复调查则是初始调查后进行的重复性且相同性质的调查,对研究区域海洋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随时间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基线调查是海洋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过第一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时隔20多年后,1994年开始了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这20多年中,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污染物入海量和种类明显增多,第二次基线调查对了解我国海洋环境变化、协调沿海经济发展布局、改善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常规监测


  常规监测是在基线调查基础上,经优化选择若干代表性监测站和项目进行的以求得空间分布为主要目的,长期逐年相对固定时期的观测。常规监测的布点要具有环境代表性,避开排污口和围垦养殖的排水口区。不同监测航次的监测站位应保持不变,常规监测布点的环境代表性使其能够准确地反映区域海洋的环境质量,并能据此做出环境评估,分析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为海洋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又被称为污染事故监测,是指在海上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放或赤潮等灾害紧急事件时,组织反应快速的现场观测,或在其附近固定站临时增加的针对性观测。常见的海上污染事故有溢油、赤潮、核污染、有毒农药和化学品的泄漏等。这些海上突发污染事故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区域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甚至毁灭性的危害,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迅速确定波及范围和污染程度,为指定快速处置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为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海洋环境的恢复计划提供信息和数据,以减少和控制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并为界定污染事故的等级和污染事故责任仲裁及民事纠纷提供资料和依据。

 

  4)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指针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污染范围、污染强度及迁移转化规律而进行的专项、深入的研究的监测,研究性监测大多由科研单位组织。其主要任务包括:研究生态环境质量,如环境背景值;研究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在生物体内的蓄积、传递和浓缩过程;研究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提供方向,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服务;研发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手段,实现监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验证环境监测管理方法以及建立立体化的环境监测网。


  文章转自:北极星环保网

免费获取更多专业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CTI华测检测隐私政策》 《会员注册协议》

*新号码将自动注册

立即咨询
相关资讯
热门服务 更多 >
  • 热线电话
  • 业务咨询
  • 快速询价
  • 在线客服
  • 报告验证